来源:雪球App,作者: 美港股观察社,(https://xueqiu.com/8563020425/217347502)
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可能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一个指标了。现在各大电车厂商在推出新车的时候都会把长续航作为一个噱头来宣传。但是,开过的人可能会发现,电车的实际续航要跟标注的续航差上不少。而且,不同的车型还会标注不同标准下的续航,更是会让人一头雾水。本期视频就跟大家介绍下不同类型的续航标准,还有它们跟实际续航的差距。
首先当然是NEDC,这是目前我们国家正在使用的新能源车标准,这项标准来自欧洲,最初是用来测试油车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模拟环境下测试电车在城市驾驶工况和市郊驾驶工况的续航能力。在实际测试中,城市工况循环四次,每次均进行三次加速、匀速、减速到停止的过程,持续时间195秒,平均速度18.35km/h,市郊工况只进行一次,但是行驶速度更高,平均速度达到62.6 km/h,持续时间400秒。整个测试的持续时间是1180秒,平均车速是35.58 km/h。
由于NECD过于理论化,没有考虑开车过程中的复杂操作,不包括持续的高速公路驾驶,也没有开启空调等其他辅助设备,所以,理论值跟实际续航通常会有一定的差距。根据不同车型的实测结果,实际续航要在NECD的数值上打个7折或8折。
WLTP是联合国制定的全球轻型车测试规范,这个标准目前我国也在使用。这个标准是先将车辆根据功率质量比分类,然后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城市、高速、山路的行驶,再在实际环境下驾驶,最后算出续航里程。
很明显,相对NEDC,WLTP的标准更加严格,也更加准确。它的理论值相当于实际续航的8折到9折。
还有没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呢?有,那就是EPA,是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测试标准,它考虑了四种工况:城市、高速、激烈驾驶和空调使用,非常接近我们日常的驾驶工况。EPA也被称为最严苛的测试标准,其理论值已经非常接近实际续航了。
除了前面三个,我国在2019年推出了符合国情的《中国汽车行驶工况》,其中的CLTC就对电车适用。
据称,CLTC是基于国内41座城市、3832 辆车,累积 3278 万公里、20 亿条 GIS 交通低频动态大数据定义的标准工况。因此也更加符合国内的实际工况环境。
但是,在实际测试中,CLTC工况相对于NEDC工况,持续时间更长,包含了高速工况,但是平均车速更低,导致最终测出的续航里程比NEDC下测出的更高。
所以,在用CLTC替换NEDC之后,我们就会看到电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了,尽管显得比较虚高,但是会更有利于电车的销售。
为了刺激电车销售,国家已经做到了这一步,相信不会有人再怀疑国家发展新能源车的决心了吧。随着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国内也有望出现像大众那样年销量近1000万辆的电车龙头企业!
$理想汽车(LI)$ $特斯拉(TSLA)$ $蔚来(N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