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这笔交易进行了审查,并在8月单方面认定该收购案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尽管双方进行了数月的努力,但最终仍无法获得CFIUS的批准,交易被迫终止。
智路资本不得不向美格纳半导体公司支付7020万美元的协议终止费。这一案例再次凸显了美国对中国企业收购敏感技术资产的担忧和干预。
除了上述案例外,近年来还有多起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计划因美国的阻挠而未能成功。例如,中集集团此前还曾试图收购其他海外企业以拓展业务,但同样因美国政府的反垄断审查而受阻。
此外,在能源、矿产、科技等多个领域,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来自美国的严格审查和干预。这些案例表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阻挠态势。
那么,美国为何要如此积极地搅黄中国的收购案呢?
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美国担心中国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关键技术和资源,从而增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5G等关键技术领域,美国视中国为潜在威胁,因此极力阻挠中国企业的收购计划。
另一方面,美国也试图通过保护主义政策来维护其国内产业的利益,避免外国企业对其本土市场形成冲击。
此外,地缘政治的紧张也是导致美国搅黄中国收购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美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利用国家安全等借口来打压中国企业。
美国搅黄中国收购案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这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经济摩擦和紧张关系,不利于两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其次,这阻碍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整合,降低了全球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最后,这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和报复行为,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贸易体系崩溃的风险增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